许久以来,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我对考研这件事的想法。无奈终日忙碌,间或想起,也无头绪。这事情,要从保研说起。当初薛薇老师让我仔细想想要是能上研究生,那么上研之后到底想干嘛呢。这是一个好问题,当时我也认真思考过,写了一点东西,今日既然说起这件事,也把那时的一些想法放在下面吧:
上研究生干嘛?
作为一个21岁的活人,凡事都应该有个目的,上研究生更应如此。
我的题目主要问的是上研究生之后的计划,同时也可以倒过来理解:干嘛上研究生?这样问的就是上研究生的目的。
在一些人生方向上的抉择上或者人生基本问题的探究上,我形成了这样的思考方式:连续问两个问题——What? So what? 这样常常就会搞清楚要走的方向到底是对是错,到底有没有真正的意义。在读研的问题上,我的这两个问题就可以这样问:
What is your aim of going to be a postgraduate? ——读研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读研)
So what? ——那又怎样?
后一个问题往往比前一个要重要得多,有澄清事实的作用。比如,有人说,读研的目的是为了有更高的学历,而**那又怎样呢?**更高的学历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更好的前途吗?不一定(不过以现在的社会观念,可能这个答案更偏向于肯定回答)。对于那些对于本专业不感兴趣的人,可能仅仅意味着一本文凭加上两年浑浑噩噩的生活。这样的话,读研的价值在哪里?
在我做出不考研的决定之前,曾经仔细考虑过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区别以及各自的价值。也许我所见所闻与事实有所偏差,但是我认为仍然可以说明问题,就像统计中不精确的数据同样可以说明问题一样。我一向坚持认为在能力方面,本科生看似好像比研究生弱很多,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人们普遍看到研究生能跟着导师做项目,于是觉得研究生就很厉害,事实上呢,他们不过比本科生在年龄上相差一两岁而已,真正能力方面的差距,比我们想象的要小;我们有很多优秀的本科生,绝不会比研究生差,只不过这种潜力没有合适的时机以及合适的人来发掘而被埋没,甚至本科生自己都认为自己没有什么能力,不够自信。(由此我也想到本科生很需要良好的环境去发展,这种环境一是要靠师长去提供,二是自己也要积极主动创造)
昨天大三的吴箫同学来找我,我跟她谈了一中午,发现她跟我的学习经历比较相似;到了大三,随着专业课的增多,逐渐认识到自己应用水平之差,以及过去所学知识由于无用武之地而渐渐遗忘,突然有种茫然的感觉。
What do you study?
有人会兴致冲冲地给我们列举:我们学的东西多了去了,高等代数、数学分析、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实变函数、国民经济核算、西方经济学、描述统计、统计软件、抽样技术、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
So what?
那又怎样呢?结果是学了又忘了,只是匆匆对付了一下考试,然后全都抛诸脑后;如果突然让我们的学生做一件实际应用的事情,我们会发现阻碍重重,以前还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现在感觉连“英雄”都根本算不上。
我对吴箫说,你现在能感到“茫然”就很不错了!
如果,上研之后仍然茫茫然,那又何必荒废这两年青春呢?
写于2005年9月21日
保研时有一批人“牺牲”了,考研时又有一批人“牺牲”了。所以题为“研殇”。
殇,不成人也。——《说文》
用“愤青”一点的话说,这一次保上研的都是狗熊,根本不是英雄。我扪心自问,确实不算英雄,于是诚惶诚恐,努力学习,抓紧时间从狗熊变成英雄,以无愧于真正的英雄们。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屈原《九歌·国殇》
考研,一场硝烟过后,有人哭了,有人笑了,有人惴惴不安,有人无所谓。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我扼腕,悲愤,叹息。
我常常想,这个国家,究竟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我对考研的制度相当怀疑。不过现在不合理的制度太多太多。
祝愿所有努力过的人们都有好结果吧。
特此纪念那些英雄。我依然尊敬你们。请你们振作,继续为美好的生活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