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泛滥对商业、教育、政治的影响

谢益辉 2019-03-27

花了几小时终于看完一篇文章《这个时代特么怎么了》,从商业、教育和政治三方面讨论信息从过去缺失到现在泛滥的影响。我对教育的兴趣最大(因为关系到娃),政治其次(多少关系到自身、人就是江湖),商业再次(反正我对购物也没什么兴趣)。稍微总结一下这篇文章。

先说商业。过去信息缺失,我们只好选择信任品牌,尤其是大品牌。随着商品信息的增加,人们对品牌的忠诚度在下降。大品牌很难再垄断广告渠道,因为广告渠道也在从过去的单一(如报纸、电视)到现在的多样化(如所谓的自媒体)。在垄断的情况下,大品牌对人有惊人的黏性,例如吉列剃刀想提高利润的话,只需要提价就可以了,即使卖的还是几乎一样的刀片,人们还是会买。现在的网络有无穷多的虚拟货架,可以摆放无穷多的商品,消费者可以尽情挑选;另一方面,网站上也可以找到公开的顾客评论,这极大解决了过去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两个因素加起来,将商业活动的主角从过去的供应商换成了现在的顾客。

对我而言,更多的商品种类反而会触发我的选择恐惧症,而且我感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至少在目前阶段还没有很好解决:确实是有公开的顾客评价或评论了,但这些评价是否靠谱、对我是否适用,都很难说。有时候看评论反而越看越迷惑,因为众说纷纭。很多东西不拿到实物自己试一阵子,根本不知道合不合适。只能说公开的评价体系比过去更容易把最恶劣的卖家踢出去。

再说教育。在信息缺失的时代,学校系统掌握了大量从外界难以获取的信息(比如昂贵的论文数据库)。学生支付学费,最终换取一张毕业证书,也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张能力认证书,从而换取一份好工作。现在学费越来越贵、高学历人群也供大于求、想要得到的信息都可以轻松得到,到底为什么还要上大学呢?爱尔兰一位十九岁的小伙儿利用网络信息和论坛自学并造出了一个核聚变反应堆;当他需要钱时,他就到网上去众筹,而不是找父母要钱去大学交学费。大学有两个传统作用:教育(输出独特的信息)和品牌(认证)。前一个作用在信息泛滥的今天已经在逐渐失去价值,只剩下品牌还在那儿撑着:如果你能熬得过某大学枯燥的课程并取的好成绩,它便是各种优秀人格的象征。随着大学和学生数量的增加,这种象征也在贬值。

Peter Thiel 认为“中上阶层的父母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掉进社会的各种坑,便盲目为他们购买大学这张昂贵的人生保单”。我觉得他的比喻有些道理,我们可以自问我们到底花了多大的精力去思考上大学的目的。想清楚目的之后再回头来想手段:大学是唯一的手段吗?如果这个手段在逐渐变得低效,我们还要坚持历史路径依赖吗?小学课文中,对我影响最大的除了《小马过河》和《渔夫和金鱼》,还有《刻舟求剑》。这些看似幼稚的讲给小朋友的故事,其实无时无刻不发生在众多成年人身上。

作者讲了他的一些聪明的青年朋友如何跳过大学这一步:首先找一个复杂的主题或不需要经验的新兴行业,其次玩命做研究,最后通过在网上分享他们获取的知识而吸引来工作机会。

过去大学有独特的获取科研基金和信息的渠道,现在和将来这个优势会被削弱:也许众筹是更有效的获取基金的方式(但如果大学教授都用众筹方式获得基金,那么可能有些教授会失业,因为他们的研究没有什么应用可言),而大学掌控的知识和信息在网络时代再也不会是什么独特的秘密信息。

最后说政治。信息爆炸以及传递信息的渠道爆炸让权威开始失去力量,人们不再像过去一样完全相信少数几个权威,并变得愤怒、焦虑和多疑。社交媒体让候选人和选民可以直接沟通,民众不需要再依赖传统媒体或听取精英的意见。川普的当选,靠的只不过是注意力经济。某种意义上他甚至间接绑架了媒体:媒体要是不报导这个奇异的总统候选人,那么就会失去关注,从而造成经济损失,最终结果是所有聚光灯都打在了这个疯子身上。

信息的缺乏或泛滥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问题是我们的脑子只有那么大,所以面对泛滥的信息必须有所取舍(如摒弃诸如微信朋友圈、微博、推特、脸书之类的低质量信息来源),并努力压缩和消化(如写读书笔记)。即使维基百科在内容上完全打败了大英百科全书,我们也没办法把维基百科整个塞进脑子里,最终我们还是得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