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过载时代里注意力才是瓶颈

谢益辉 2018-08-28

今年一月初,李晓煦老师给我发来《三生有幸——幸福心理学的三种时间尺度》的书稿让我翻翻。当时我说争取二月读完,结果不出所料,每次估算一件事耗时时,如果翻五六倍的话才会是真实的时间。这不,还是趁着最近感冒,才把这书稿读完了。

我对心理学的东西很感兴趣,尽管我是个纯外行。这本书的学术味道略重,但这也是它最大的优势。谈心理学时很容易陷入主观论断,而从学术的角度则会相对客观一些。学术的问题是读起来会更费力一些,当然这取决于你是否要把它读透。我没那么多时间去细细钻研里面的引用文献,所以只是读了个大概。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是第七章(网络与幸福)和第八章(手机与幸福),这是两个我非常关注的话题。

这里面提到了一本书叫《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我没看过,但根据李老师的部分转述,我估计我会比较同意这本书的意见,也就是互联网让我们整体变浅薄。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浅薄对我来说是中性词,不是贬义,只是一种描述。浅薄不一定就是坏事,它只是互联网带来的两种结果之一:一面是浅薄,另一面是广大。我们对特定主题的研究和了解变得肤浅,但我们接触的主题数量相比起纸媒时代大了好几个数量级。总体而言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认为是坏事。我已经几次三番说过,人脑容量的进化速度远远赶不上信息爆炸的速度,所以只要我们试图追赶信息,我们就不可避免会陷入这个肤浅的境地。用书中科学的语言描述就是“人类的短时记忆带宽很窄”,在每个特定时点上,你基本不可能同时关注四件事。这也是书中讲为什么多媒体教学不一定是什么好事的原因,尤其是充满了互动的多媒体界面,学生老要分心去注意这里可以戳、那里可以点;哪里不会点哪里的结果是点着点着就忘了一件事情:哎,我刚才是要学什么来着。书中也提到了维基百科页面的例子,我相信多数人都这样(包括我),从一个维基页面点到另一个,看着看着就忘了最初是要看什么了。

所以这个时代里,知识和信息并不是个人成长的瓶颈;书永远看不完,论文多如牛毛,新闻铺天盖地。真正制约我们的是注意力;如果我们没有聚焦的能力,我们只能沦为浅薄的大多数。我相信把一本好书读五遍的效果胜过读五本不同的书,可是要是看着一本一本的新书摆在面前,再回头看一眼自己已经看完的书(哪怕是非常好的书),我想多数人都会选择翻开新书,包括我自己也有这个倾向。回想我们受教育的经历,尤其是我们人生整体素质的巅峰时代,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高三,是不是感觉幸亏只有几本翻了几百遍的教科书可以看?换作现在,有哪个物理定理在维基百科上找不到详细解释和证明,但我们别说成为像样的物理学家了,就连重新学回到高中的物理水平的可能性都几乎不存在了。这是为什么?绝对不是因为缺乏信息,只不过是再也没有了高中时代的注意力罢了,尽管那时候的注意力有一定的强制性。

每个新时代来临时,总会有人回头看,留恋旧时代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人在后人看来很迂腐可笑,我大概就是这样的迂腐人群中的一员:忧心信息过载的危害,抵制手机割裂我们的时间。书中有一节《从游吟世代到书写世代》里提到柏拉图和苏格拉底:

柏拉图在《斐德罗》中记载了苏格拉底的立场:“一句话作为文字写羊皮上,与它停留在你嘴边时是不对等的。”思想变成文字就蜕了一层颜色,意味着某种衰退与堕落。“人类过度依赖文字,原先铭刻在脑海中的东西只是简单地用书写的方式记录了下来,这会给我们的记忆力带来很大的伤害。反而败坏了我们的记忆力。”我们现在可能会认为苏格拉底的这些观念落后而保守。

这段话可以跟前面《娱乐至死》对照来看。文字被用作记录思想时,苏格拉底忧心我们脑中深刻的思想会变得肤浅、记忆力会受到伤害。从印刷品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和从游吟时代到书写时代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今天的我,肯定不能认同苏格拉底的观点(文字显然保存了几千年来深刻的思想,对记忆力的伤害可能存在,但应该不会太严重)。那我到底是不是在对着互联网时代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