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过去一年看的书里,比较奇异的有两本,一本是赵清莲主编的《最新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此处允许客官们笑出声),另一本,确切地说是一类,是化学基础知识书。看化学是因为杨洵默和于淼偶然挑起了我的初心(我在初中高中阶段最痴迷于化学),看语文基础知识只是想看看现在高中语文都在教什么,而语文是我高中时最差的科目。下面随意罗列一下我的几点笔记:
-
我从来没想过原来我们从学前班时就学的 a o e i u ü 六个元音竟然是按口型从大到小排列的。我这反射弧可以说快有三十年之长了。
-
两个上声相连的字在一起的词,前一个字会变阳平,比如“洗脸 -> 席脸”。当然,读的时候我是这么读的,只是从来没注意过这个规律。这让我想起微积分和高等数学这两门课里面的重大秘密:微积分三个字都是阴平,而高等数学则是四声占齐1。
-
汉字的造字法中的“转注”:当我看到“老”与“考”的例子时,突然觉得解开了一个从小学时代就困惑我的问题,那就是我从小看见墓碑上总写着“故显考某公之墓”,一直奇怪什么叫“显考”,尤其是“考”是什么意思。如果考与老同源,那就容易解释了。
-
郭沫若《屈原》剧中一字之改动: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这个例子应该是我第二次读到了(第一次不太记得,可能是朱光潜的《谈文学》),不过还是觉得很厉害。
-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没啥,就是看见一个古诗讲照应手法的例子,觉得漠漠与冥冥两个叠词很好,颇有古诗十九首之风。
-
王勃《郊兴》: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这是一个炼字的例子。湿与疏两个字,的确精炼,这已经不是金圣叹“如画”两个字能评价的了。
-
古诗风格之“冲淡”,举了两个例子,都是王维的。一首《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另一首《鹿砦》: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前一首我不记得是否在课本上出现过,但后一首我清楚记得在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上学过。这两首诗放在一起,我注意到都有人、山、深三个字(而且山都是空山)。于是想到小轩哥的宋词文,心想王维的诗中最高频的字是哪些呢。
-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我看到寻常二字时,想起列弛专门为这个词写的博文。
-
我赌十个茶叶蛋,各位客官看完这句话一定至少在心里默念了一遍 gāo děng shù xú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