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衡量一个人聪不聪明,除了传统的学院标准(诸如考试之类的),我觉得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看伊有多少盲点,这个准则甚至比学院标准更重要。学院标准只是临时性的,毕业了也就没什么用了;而清除盲点则是一个人一生的事情。
心理学中有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这些盲点,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很最重要的学科的原因。比如大约是 2011 年左右我看了一个试验视频,当时我就震惊了。看过这个试验的人应该都知道我在说什么,没看过的我也就不剧透了。
这种认知偏差就是我们视觉1里很容易出现的盲点。掌握了这个法门之后,我不敢说能增强一个人的判断力,但起码能养成凡事多考虑几方面可能性的习惯,不要给自己留下太多盲点。比如如何看待成功,XKCD 又一次散发出机智的光芒:
这就是经典的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我们只能看到那些成功人士如何成功,而没考虑(1)他们的运气因素,例如这里 XKCD 带有讽刺意味的买彩票成功人士;(2)那些没成功的人为什么没成功,因为没成功的人的声音你听不到。
统计学里面最经典的幸存者偏差案例当属二战期间 Wald 大人建议给飞机的哪些部位加固了:那些没中弹的部位才需要重点加固,而被子弹打得稀烂的部位都无妨。乍一听,这太扯了吧,都打烂了还不加固?殊不知打烂了的飞机还能活着飞回来,就说明那些烂部位不重要,而那些没能飞回来的飞机,可能是被打中了致命部位,已经在战场上一命呜呼了。
作为码畜界的一只牲口,我会特意留心那些微弱的声音,比如表面上举世都在赞扬管道操作符 %>%
和哥哥作图系统,而那些没发声的人究竟在想什么。在外面开会的时候,我就会乐意跟这些反潮流的人私下交谈。其实我一直坚信我中土大唐的任坤当年完全有实力取代现在的那个管道包,但只是时间上差了一点点,就像格鲁希元帅的那一秒钟,然后世界格局就变了。不过就编程而言,我一点也不觉得管道符对我有任何价值;对数据分析来说,也许它让代码在某些人眼中变得可读性更强,但我这种土鳖觉得它对我的价值十分有限,我肯定不会用它的。他们经常举的那些糟糕代码例子在我眼中也有很重要的优势,就是在交互式跑代码的时候可以随时查看那些临时变量,管道语法提倡的是不保存中间的临时变量,这对我来说很不方便,我没法做到一口气把管道写全。哥哥作图系统很强大,但我现在很少做统计图形相关的工作,所以对我价值也有限,而且我极其不喜欢一些狂热粉的极端态度,不管什么图什么事,无条件使用管道语法和哥哥图形。当然,这也可能是我自己的盲点:也许还是我了解太少。
今天写这个话题只是一个小小的引子。我脑子里有一个庞大的计划(比我前面提到的月之眼计划还大),已经琢磨了几个月,但还没付诸实施。这个计划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学术界的论文发表中的幸存者偏差。我希望不显著的结果也一样可以正大光明地发表,纠正这股刮了多年的统计歪风。这个计划需要的人柱力数量可能会是 COS 改版的人柱力数量的数十倍,所以很容易让我产生逃避和拖延心理。其实我更想做个安静的码农,但就是有些风车在那里我看着不对劲,总想去战它一战。
-
我说的是抽象意义上的视觉,不只是眼睛的视觉,而是广泛意义上的感知和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