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么一则关于同行评审论文的故事,又启动了我的期刊吐槽模式。本来作为统计学出身的人,我应该多等待一些样本的,但我自从发表了第一篇论文之后就失去了发表论文的兴趣,这么一篇烂文章,前后拖了几年,评审的人几次忘了看论文(等上九个月发现还没动静去问才知道,哦,原来是忘了啊)。
论文发表的历史模式是如此之坚固,估计再往后若干年也不会变。在旧时代纸张昂贵、信息流通缓慢、论文数量相对少的时候,同行评审还有点道理,如今我觉得这种制度的缺陷越来越明显。一点研究发现,被几个不知道到底懂不懂的编辑和评委看上好几个月,在些无谓的角落里反复较劲,两年过去论文面世还有什么意义。
《计算广告》的作者近日发了一篇很逗的文章,你才是自媒体!你们全家都是自媒体!里面也提到了同行评审的问题,他过去也有“自由发表、大众评审”的想法,这跟我的想法是一样的。
这问题可以上升到“(学术)期刊到底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我斗胆认为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它在长期都不会消亡,因为里面还有大量的利益关系。比如学术界还是得靠发表论文来评职称,要是期刊没了,怎么证明谁比谁牛。其实有些情况下,一个人牛不牛是很显然的,然而放到学术评价的框架下,牛气冲天的人也许一文不值。我前面曾经说过,公平的评价体系很可能是不公正的(很多时候公平和公正是互相冲突的)。嗨,写着写着我又意识流到另一个更大的问题上了:高校到底是该以科研为重还是教学为重?我一直认为后者应该是重心所在,然而天下皆是科研重过教学无数倍。我不是很能理解这个现象。科研交给专门的科研机构做好了(也不需要很多人搞科研吧?历史上一个贝尔实验室出的成果是不是可以压过大多数没什么软用的学界科研了?),学校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精力做科研,而不是以教书育人为首要任务呢。
回到我最前面引用的故事,里面可以看到各种官僚和迂腐。主编生杀大权在握,即使评审和作者都不同意主编的意见,主编仍然可以潇洒地通知作者,既然你不听我的,我就拒掉你的文章好了。
我不是说所有评审和主编都是坏人,我愿意相信、也接触过一些非常善良好心且很愿意帮助作者的评审和主编,我只是在想,这年头一篇文章藏在少数两三个评审的手里辣么久,即使评审再好心,是不是也太低效率了一点呢。当然可能也只是部分统计和社科领域的期刊会这么低效,不幸都被我看到了。我也听说过生物领域的某些例子,比如晚上7点投稿、9点收到拒信的情形。随着arXiv这些网站的发展壮大,这个低效同行评审问题大约会慢慢变好吧。
黑了别人也顺便自黑一下好了,唉,我真是学术界的蛀虫。作为作者,如果评审叫我加参考文献,我基本上是不会看参考文献的内容的,只是到Google Scholar上搜一下BibTeX条目,直接加进去,管它是什么呢。别说评审叫我加的了,就算是我自己引用的文章我都未必真读过,老天,我能把一篇文章憋出来就谢天谢地了,还让我把每一篇引用的文章和书籍都读一遍,杀了我算了。这个也是告诉列位,我过去的学术文章就不用看了,我不是个合格的学术作者。后来有了出版书的经历,欣喜地发现书籍的评审的意见我居然可以选择不听,作为作者完全不受评审牵制,简直爽歪歪。相比之下,我的第一篇论文发表花了三四年时间,而第一本书的出版从开始下笔到拿到印刷品前后大约也就半年时间。
作为评审,我看文章的时候非常怕作者写得太好,因为那样我会无言以对,感到很尴尬,搞得好像我没认真看文章似的,所以只好边边角角扒拉扒拉,没事找事也要写满一页评论。这个告诉列位,写文章起码也要留几个语法错误和标点符号问题,别让评审太为难。希望将来有一天我能有勇气写只有两个词的评审意见:很好!发表!